时间: 2025-05-02 13:3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2:48
“争回”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努力或斗争来取回或恢复某物。它通常涉及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旨在恢复失去的权益、地位或物品。
“争回”由“争”和“回”两个字组成。“争”字古已有之,意为争论、争夺;“回”字则表示返回、恢复。两者结合,形成了“争回”这一复合词,其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固定。
在**文化中,“争回”常常与坚持正义、不屈不挠的精神相联系。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反映了人们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
“争回”这个词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坚持和努力的精神。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有一次在工作中为了争取更好的项目条件而与同事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最终成功争回了更有利的合作条件。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风雨中争回每一寸土地,不让岁月轻易夺走我们的梦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人们在法庭上争论的画面,或是音乐中激昂的旋律,象征着斗争和胜利。
在英语中,“争回”可以对应为“regain”或“recover”,虽然意思相近,但“争回”更强调通过努力和斗争来实现。
“争回”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表达了恢复失去物品的行动,还蕴含了坚持和斗争的精神。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决心和意志。
1.
【争】
“诤”的本字。强谏;规劝。
【引证】
《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 、 《荀子·臣道》-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 、 《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理。士有争友,不为不义。
【组词】
争子、 争友、 争臣、 争引、 争弟
2.
【回】
(囘为回的古字; 廻为迴的俗字。囬、迴同回。象形。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回旋;旋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回,转也。 、 《诗·大雅·云汉》-昭回于天。 、 《荀子·儒效》-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 、 《淮南子·本经》-诡文回波。 、 《汉书·叙传》-畔回穴其若兹兮。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虎鼓瑟兮鸾回车。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 、 唐·杜枚《阿房宫赋》-廊腰缦回。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
【组词】
回湍、 回倒、 回纡、 回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