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9:18
七年战争(Seven Years' War)是一场发生在175年至173年间的全球性军事冲突,主要涉及欧洲列强,包括大英帝国、普鲁士、奥地利、法国、俄罗斯等国家。这场战争在欧洲被称为“七年战争”,在北美则被称为“法国和印第安人战争”。
“七年战争”一词直接来源于战争持续的时间,即七年。在历史文献中,这个词一直用来特指175年至173年间的这场全球性冲突。
七年战争对当时的国际秩序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对大英帝国和普鲁士的崛起。在北美,这场战争导致了法国在北美势力的衰退,为英国的扩张铺平了道路。
提到七年战争,可能会联想到历史的沧桑、战争的残酷以及国家间的博弈。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历史的反思。
在学*和研究历史时,我曾深入了解七年战争的背景和影响,这让我对18世纪的国际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创作历史小说时,我可以将七年战争作为一个关键**,通过虚构人物的经历来展现那个时代的动荡和英雄主义。
想象一幅描绘七年战争的油画,画面中可能是战场上的硝烟和士兵的英勇;听觉上,可能是战鼓和号角的回响,以及士兵们的呐喊。
在不同语言中,七年战争的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历史**的核心内容是相同的。例如,在德语中,它被称为“Siebenjähriger Krieg”。
七年战争作为一个历史,不仅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了解这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以及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
【七】
(指事。从一ㄣ。画以纪数。本义:六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 、 《礼记·月令》-其数七。 、 《汉书·律历志》-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 、 《大戴礼记·易本命》-七主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七。”-七日得。 、 《周礼·考工记》-凡攻木之工七。 、 《诗·邶风·凯风》-有子七人。
【组词】
七宝、 七出、 七年、 七秩、 七雄
2.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
3.
【战】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战,斗也。 、 《左传·庄公十一年》-皆陈曰战。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春秋敌者言战。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乐府诗集·木兰诗》-将军百战死。 、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技击利巷战。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普法交战图。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组词】
征战、 战阀、 战垒
4.
【争】
“诤”的本字。强谏;规劝。
【引证】
《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 、 《荀子·臣道》-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 、 《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理。士有争友,不为不义。
【组词】
争子、 争友、 争臣、 争引、 争弟
1. 【战争】 争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