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4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48:42
“信以为真”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相信某件事情是真的,不怀疑其真实性。这个成语强调了对某件事情的信任程度,即深信不疑,没有怀疑的余地。
在不同的语境中,“信以为真”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信以为真”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信”和“以为真”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汉语中,“信”即指信任、相信,“以为真”则是认为某事是真实的。这个成语在历史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一直沿用至今。
在**文化中,信任是一个重要的社会价值。因此,“信以为真”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信任的重视,以及在社会交往中对真实性的追求。
这个成语可能会引起人们对轻信后果的反思,以及对信息真实性的重视。它提醒人们在接收信息时要保持批判性思维,不要轻易相信未经证实的消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朋友或家人因为轻信了某个不实的消息而陷入困境。这时,“信以为真”这个成语就能很好地描述这种情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的谎言,信以为真,夜风中的叹息,揭开了真相的面纱。”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因为深信某个场景而表情严肃;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旋律缓慢、带有神秘感的音乐,来表达对某个未解之谜的深信不疑。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ake something at face value”,意指不加质疑地接受某事的外在表现。
“信以为真”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常用的表达,它不仅反映了人们对信任的重视,也提醒我们在信息时代要保持批判性思维。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对于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丰富性是非常重要的。
只因他平日冒称是宰相房玄龄之后,在人前夸炫家世,同僚中不知他的来历,信以为真,把他十分敬重。
宝玉又问他地名庄名,来往远近,坐落何方,刘老老便顺口诌了出来。宝玉~。
1.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
2.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
3.
【为】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帮助;佑助。
【引证】
《诗·大雅·凫鷖》-福禄来为。
【组词】
为虎添
4.
【真】
(会意。小篆字形,从华(huà),从目,从乚(yǐn),从八。《说文》:“仙人变形而登天也。”匕,变化。目,眼睛。乚,隐藏。八,乘载的工具。本义: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
同本义。旧时所谓仙人。
【引证】
《说文》。按:六经无真字-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 、 《庄子·列御寇》-夫免乎外内之刑者,唯真人能之。 、 《列子·天瑞》。注:“太虚之域。”-归其真宅。 、 《庄子·大宗师》-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
【组词】
真人府、 真仙、 真君、 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