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3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36:48
“信人”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值得信赖的人”或“可信的人”。它强调的是一个人的诚信和可靠性,即在他人眼中,这个人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
在不同的语境中,“信人”的使用可能会有所不同:
“信人”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信”(信任)和“人”(人)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信”已有信任、诚信的含义,而“信人”则是这一概念的具体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稳定,强调的是人的诚信品质。
在**传统文化中,诚信被视为重要的道德准则之一。因此,“信人”在社会交往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商业和法律领域,诚信是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基础。
“信人”这个词汇给人以正面、可靠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诚实、守信的行为,以及在困难时刻可以依靠的人。
在个人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信人”,他们的行为和承诺总是值得信赖,这种信任感让人感到安心和舒适。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信人的承诺如灯塔般照亮前行的路。”
视觉上,“信人”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稳重、可靠的形象,如一位老者或一位职业人士。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坚定、有力的承诺声音。
在英语中,“信人”可以对应为“trustworthy person”或“reliable person”。不同文化中,诚信的重要性普遍被认可,但具体表达和强调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信人”这个词汇强调了诚信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建立和维护信任关系,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职业环境中。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并在实际交流中恰当地使用它。
1.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