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5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4:14
信使:字面意思是指传递信息、消息或命令的人或物。在现代语境中,信使通常指的是专门负责传递信件、包裹或其他重要文件的人员,如邮递员、快递员等。
信使一词源于古汉语,最初指的是传递官方文书的人员。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扩展到任何传递信息的人或物。
在古代,信使是连接不同地区和阶层的重要纽带,他们的角色在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被广泛记载。在现代社会,随着电子通讯的普及,信使的角色逐渐被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工具所取代。
信使往往给人以可靠和及时的印象,他们的存在确保了信息的流通和沟通的顺畅。在某些情境下,信使也可能带来紧急或重要的消息,引发紧张或期待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多次使用快递服务,体验到信使的高效和便捷。他们的准时送达让我对现代物流系统充满信心。
在诗歌中,信使可以被赋予更深层的象征意义:
风是天空的信使, 轻轻拂过大地, 带来远方的消息, 唤醒沉睡的心灵。
信使的形象往往与骑马的邮递员或穿着制服的快递员联系在一起。在电影中,信使通常伴随着紧张的音乐和快速的剪辑,传达紧迫和重要性。
在不同语言中,信使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相似。例如,英语中的“messenger”和法语中的“messager”都指传递信息的人。
信使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信息传递的实际行为,也承载了沟通、连接和时效性的象征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信使这一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信息传递的过程和重要性。
1.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
2.
【使】
(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伶者,令也。-使,伶也。 、 《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故君使其臣。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组词】
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