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2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28:18
律动: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规律性的**或节奏感。它通常用来描述有规律的、节奏性的动作或变化,如音乐、舞蹈、自然现象等。
律动一词源于汉语,由“律”和“动”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律”常指法律或规则,而“动”则指。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描述有规律的词汇。
在中华文化中,律动常与自然和谐、阴阳平衡等哲学思想相联系。例如,**古典音乐和舞蹈强调与自然的律动相协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律动给人以和谐、平衡的感觉,它能够激发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例如,听到一首律动优美的音乐,可能会让人感到心情愉悦,充满活力。
在日常生活中,律动可以应用于各种情境。例如,在健身时,跟随音乐的律动进行锻炼,可以提高**的乐趣和效果。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这样使用:“晨曦的律动,轻抚着大地的脸庞,唤醒了沉睡的花朵。”
在英语中,“律动”可以对应为“rhythm”或“cadence”,它们在描述音乐、舞蹈或语言的节奏时具有相似的含义。
律动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有规律的*,还蕴含了和谐与美的概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律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境,增强语言的艺术性。
1.
【律】
(形声。从彳(chì),聿(yù)声。本义:法律;法令)。
同本义 (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
【引证】
《说文》-律,均布也。 、 《易师》-出以律。 、 《尔雅·释诂》-律,法也。 、 《汉书·高帝纪》-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 、 《商君书·战法》-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 、 清·方苞《狱中杂记》-以律非故杀。
【组词】
律则、 律贯、 律科、 律度、 律纪、 律贯、 律斩
2.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