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4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40:49
词汇“不迁贰”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具有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分析:
“不迁贰”字面意思是指不改变、不转移或不背叛。其中,“不迁”表示不移动或不改变,“贰”在古代汉语中常指背叛或不忠。因此,“不迁贰”可以理解为坚定不移、忠诚不二的意思。
在古代文学或历史文献中,“不迁贰”可能用来形容臣子对君主的忠诚,或者形容朋友之间的坚定不移的友情。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忠诚、坚定等主题时,仍可能被引用。
“不迁贰”可能源自古代汉语,特别是在描述忠诚和坚定的语境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可能在日常语言中使用频率降低,但在特定的文学或历史语境中仍被保留。
在**传统文化中,忠诚和坚定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因此,“不迁贰”这样的词汇在强调这些价值观的文本中经常出现。
这个词给人一种坚定和可靠的感觉,可能会联想到历史上的忠臣形象,或者在现代社会中那些始终如一、值得信赖的人。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困难时期仍坚持原则和承诺的人,或者在友情和爱情中始终如一的伴侣。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不迁贰”来表达对爱情的坚定承诺:
在爱的誓言中,我心不迁贰,
无论风雨,无论世事变迁。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忠诚画像或雕塑,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忠诚故事或诗歌的朗诵。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有类似的表达忠诚和坚定的词汇,如英语中的“faithful”和“loyal”,但具体的表达和使用情境可能有所不同。
“不迁贰”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强调的忠诚和坚定的价值观在任何时代都是重要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并加深对文化传统的理解。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迁】
(形声。从辵,“辵”表移动。形声字声旁有时有表意作用,此即一例。本义:向高处迁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迁,登也。 、 《尔雅》-迁,徙也。 、 《广雅》-迁,移也。 、 《诗·小雅·巷伯》-既其女迁。 、 《诗·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马。
【组词】
迁莺
3.
【贰】
(会意。从贝,弍,(èr)声。本义: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当云副也,益也。”-贰,副益也。 、 《易·坎卦》-簋贰用缶。 、 《周礼·乃酒正》-大祭三贰。 、 《礼记·曲礼》-取贰绥。 、 《周礼·职内》-受其贰令。 、 《左传·僖公十五年》-其卜贰圉也。 、 《周礼·春官·大史》-以贰六官。 、 《礼记·少仪》-乘副车则式,佐车则否。
【组词】
贰佐、 贰相、 贰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