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4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40:50
“不过”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作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英语中的“but”或“however”。它用来引出一个与前面所述情况相反或不同的观点、情况或结果。
“不过”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可能用于表示“不超过”或“不通过”,后来逐渐演变为表示转折的连词。在现代汉语中,其用法已经非常固定和普遍。
在中华文化中,“不过”的使用体现了中庸之道和含蓄表达的特点,常用于缓和语气或避免直接冲突。
“不过”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中性的,它更多地用于逻辑上的转折,而不是情感上的强烈表达。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不过”来表达对某件事情的保留意见或不同看法,例如在讨论旅行计划时,我会说:“我挺想去海边,不过天气预报说那几天可能有雨。”
在诗歌中,“不过”可以用来创造一种对比效果: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
不过,心中的寒冬未曾离去。
“不过”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转折点,如一条道路分叉,或者音乐中的一个转折音符,带来新的旋律或节奏。
在英语中,“不过”可以对应为“but”或“however”,用法相似,但在语法结构和语用上可能有所不同。
“不过”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汉语词汇,它在表达转折和对比时非常有用。了解其用法和语境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和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对于提高语言的精确性和表现力至关重要。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过】
古国名 ,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
【引证】
《左传·襄公四年》-处浇于过,处豷于戈。
姓,过国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