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5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59:10
动静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动”和“静”。字面意思是指动作和静止的状态。基本含义可以理解为事物或人的活动状态,既包括动态的行为,也包括静态的休息或停止。
在不同的语境中,“动静”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动静”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基本含义在历史演变中保持相对稳定。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中就有“动静有常”的用法,意指行为有规律。
在**文化中,“动静”常与阴阳哲学相联系,动静结合被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和谐状态。在社会交往中,了解对方的“动静”也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一环。
“动静”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平静和警觉。它让我联想到夜晚的宁静和白天的活力,以及在安静中寻找变化的乐趣。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用“动静”来询问家人或朋友是否有新的计划或活动,如“最近有什么动静吗?”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动静”:
晨曦微露,动静交织,
鸟鸣唤醒沉睡的枝。
静谧中,生命的脉动,
在每一个细微的瞬间。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夜晚的森林画面,微弱的月光下,偶尔有树叶的沙沙声,这就是“动静”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动静”可以对应为“movement”和“stillness”,但在使用上,英语更倾向于分开描述动态和静态。
通过对“动静”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这个词不仅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周围的世界,也增强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
2.
【静】
(形声。从青,争声。本义:彩色分布适当)。
安静;宁静。
【引证】
《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 、 《国语·晋语》-宵静女德,以伏蛊慝。 、 《吕氏春秋·音律》-本朝不静。 、 《吕氏春秋·审分》-静乃明几。 、 《诗·郑风·女曰鸡鸣》-莫不静好。 、 晋·支遁《八关斋会诗序》-清和肃穆,莫不静畅。
【组词】
静雅、 静鞭、 静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