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5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1:39
词汇“回挠”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没有找到确切的定义和广泛的使用记录。因此,我将基于该词汇的字面组合进行分析和推测。
“回挠”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返回并抓挠”,其中“回”表示返回或回转的动作,“挠”则通常指用手指或其他物体轻轻抓、刮或摩擦。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很难找到具体的语境使用。但如果我们假设它存在,可能用于描述某种动物(如猫)在玩耍或攻击后返回并继续抓挠的行为。
由于“回挠”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无从考证。
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如果“回挠”被用作比喻,可能表示某种反复的行为或习惯。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个人应用的例子较少。但如果在家中养有宠物,可能会观察到类似的行为并自然地使用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回挠”来描述夜晚的寂静中,猫在月光下回挠树干的情景,增添诗意。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跨文化比较的例子较少。但如果存在类似的行为描述,可能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回挠”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分析主要基于字面组合和推测。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常用词汇更为重要,但探索和理解非常用词汇也能丰富语言知识和表达能力。
1.
【回】
(囘为回的古字; 廻为迴的俗字。囬、迴同回。象形。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回旋;旋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回,转也。 、 《诗·大雅·云汉》-昭回于天。 、 《荀子·儒效》-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 、 《淮南子·本经》-诡文回波。 、 《汉书·叙传》-畔回穴其若兹兮。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虎鼓瑟兮鸾回车。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 、 唐·杜枚《阿房宫赋》-廊腰缦回。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
【组词】
回湍、 回倒、 回纡、 回极
2.
【挠】
(形声。从手,尧声。本义:扰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挠,扰也。 、 《国语·吴语》。韦昭注:“挠,扰也。”-挠乱百度。 、 《汉书·王莽传上》。颜师古注:“挠,扰也。”-挠乱国家,几危社稷。 、 《韩非子·八经》-民以法难犯上,而上以法挠慈仁。 、 《汉书·晁错传》-匈奴之众易挠乱也。 、 宋·苏轼《教战守》-挠以军法。
【组词】
挠乱、 挠滑、 挠正、 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