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7:2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7:23:54
回扣:在商业交易中,卖方为了感谢买方或中介人的帮助,私下给予的一定比例的金钱或物品作为报酬。这种行为通常是非法或不道德的,因为它涉及贿赂和利益冲突。
回扣一词源自商业交易中的“回”和“扣”,最初可能指的是在交易完成后返还一部分金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私下给予的非法报酬。
在许多文化中,回扣被视为不诚实和腐败的表现。在反腐败**和商业伦理教育中,回扣是一个重要的讨论点,用以提高公众对商业道德的认识。
提到回扣,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不公平、腐败和道德沦丧。这种词汇通常带有负面情感,因为它涉及到不正当的利益交换。
在个人经历中,回扣可能是一个敏感话题,因为它涉及到法律和道德问题。例如,一个人可能在工作中遇到过供应商试图提供回扣的情况,需要做出是否接受的决策。
在诗歌中,回扣可以被用来象征道德的沦丧:
在金钱的诱惑下, 回扣如同毒蛇, 悄然侵蚀着诚信的根基。
回扣可能让人联想到黑暗的办公室、秘密的会议和交换的信封。在视觉上,可以使用阴暗的色调和模糊的图像来表现这种不正当的交易。
在不同文化中,回扣的定义和接受程度各不相同。在一些国家,回扣可能被视为正常商业行为的一部分,而在其他国家,它被严格禁止并受到法律的严厉惩罚。
回扣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涉及到商业交易的道德和法律问题,还反映了社会对诚信和公平的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对于培养良好的商业伦理和法律意识至关重要。
1.
【回】
(囘为回的古字; 廻为迴的俗字。囬、迴同回。象形。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回旋;旋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回,转也。 、 《诗·大雅·云汉》-昭回于天。 、 《荀子·儒效》-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 、 《淮南子·本经》-诡文回波。 、 《汉书·叙传》-畔回穴其若兹兮。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虎鼓瑟兮鸾回车。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 、 唐·杜枚《阿房宫赋》-廊腰缦回。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
【组词】
回湍、 回倒、 回纡、 回极
2.
【扣】
(形声。从手,口声。本义:拉住,牵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扣,牵马也。 、 《史记·伯夷叔齐传》-扣马而谏。 、 《淮南子·泛论》-梁由靡扣缪公之骖。 、 《左传·襄公十八年》-太子与郭荣扣马。
【组词】
扣马、 环环相扣;扣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