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1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5:38
回数: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次数,尤其是指重复发生的次数。它可以用来描述某个**、行为或过程发生的频率。
“回数”一词源自汉语,由“回”和“数”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回”有循环、重复的意思,而“数”则指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表示次数的词汇。
在*文化中,“回数”常与传统文学作品如《红楼梦》的章回体结构相关联,这种结构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和阅读惯。
“回数”这个词给人一种重复和累积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坚持和努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用“回数”来记录自己锻炼的次数,以此来激励自己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亮的回数,见证了岁月的流转,每一回都是新的开始。”
视觉上,“回数”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计数器或日历上的标记;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钟表的滴答声,每一次滴答都代表了一次循环。
在英语中,“回数”可以对应为“number of times”或“frequency”,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这个概念都是用来描述重复**的次数。
“回数”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词汇,它不仅在日常交流中常用,也在文学和专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对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非常有帮助。
1.
【回】
(囘为回的古字; 廻为迴的俗字。囬、迴同回。象形。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回旋;旋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回,转也。 、 《诗·大雅·云汉》-昭回于天。 、 《荀子·儒效》-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 、 《淮南子·本经》-诡文回波。 、 《汉书·叙传》-畔回穴其若兹兮。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虎鼓瑟兮鸾回车。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 、 唐·杜枚《阿房宫赋》-廊腰缦回。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
【组词】
回湍、 回倒、 回纡、 回极
2.
【数】
数目;数量。
【引证】
《战国策·赵策》-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组词】
报数、 数计、 数珠儿、 可被2除尽的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或复数;基数;单数;复数
道数,方法。
【引证】
《商君书》-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