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3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34:37
回执:回执是一个名词,指的是在收到信件、包裹、文件或其他物品后,发件人要求收件人确认收到的书面证明。它通常包含收件人的签名或其他形式的确认,以证明物品已被接收。
回执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书面通信,当时人们需要一种方式来确认信件的接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商业和法律领域中变得尤为重要,成为确保交易透明和责任明确的关键工具。
在现代社会,回执在确保交易和通信的可靠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商业交易的一部分,也是个人之间确认重要信息接收的一种方式。
回执通常与确认和安全感相关联。它提供了一种正式的确认方式,减少了不确定性,因此在情感上给人以安心和信任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电子邮件的回执功能来确认重要邮件的接收,特别是在工作沟通中,这有助于跟踪和确保信息的传递。
在诗歌中,回执可以象征确认和连接:
在时间的信封里,
我投递了思念的信笺,
等待着,那遥远的回执,
是心灵相拥的证明。
回执可能让人联想到整洁的办公室,文件夹中的纸张,以及打印机或打字机的声音,这些都是与正式确认相关的视觉和听觉元素。
在不同语言中,回执的概念通常是相似的,例如在英语中对应的是“receipt”或“acknowledgment”,在法语中是“accusé de réception”。
回执作为一个词汇,在确保沟通和交易的可靠性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是一个实用的工具,也反映了人类对确认和安全感的基本需求。在学习语言和进行有效沟通时,理解和正确使用回执这一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1.
【回】
(囘为回的古字; 廻为迴的俗字。囬、迴同回。象形。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回旋;旋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回,转也。 、 《诗·大雅·云汉》-昭回于天。 、 《荀子·儒效》-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 、 《淮南子·本经》-诡文回波。 、 《汉书·叙传》-畔回穴其若兹兮。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虎鼓瑟兮鸾回车。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 、 唐·杜枚《阿房宫赋》-廊腰缦回。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
【组词】
回湍、 回倒、 回纡、 回极
2.
【执】
(右边是人,手被铐住。本义:拘捕;捉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执,捕罪人也。 、 《礼记·檀弓》。注:“拘也。”-而妻妾执。 、 《吕氏春秋·慎行》。注:“囚也。”-使执连尹。 、 《左传·僖公五年》-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被执至南门。
【组词】
执命、 执讯、 执囚、 执问、 执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