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4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47:49
国际歌:《国际歌》是一首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歌曲,由法国诗人欧仁·鲍狄埃作词,比利时作曲家皮埃尔·德盖特作曲。它是国际工人**的象征,也是许多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政党的官方歌曲。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国际歌》常被引用以表达对社会正义和工人阶级的支持。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提到《国际歌》可能意味着讨论政治、历史或社会问题。 专业领域:在政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国际歌》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于分析社会**和意识形态。
同义词:革命歌曲、工人之歌 反义词:无(因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地位,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国际歌》的词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欧仁·鲍狄埃在巴黎公社失败后创作了这首诗。后来,皮埃尔·德盖特为其谱曲,使其成为一首广为传唱的歌曲。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歌》成为了国际工人和共产主义的象征。
《国际歌》在20世纪的许多重大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俄国十月革命、革命等。它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被翻译和传唱,成为全球工人阶级的共同声音。
《国际歌》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激昂和振奋,它唤起了对社会正义和平等的渴望。对于许多人来说,这首歌是革命精神和团结的象征。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国际学生会议上听到不同国家的学生合唱《国际歌》,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了全球团结的力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国际歌》:
在黎明的曙光中,我们唱响《国际歌》,
为自由的明天,我们携手前行。
《国际歌》的旋律和歌词常常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革命场景,如游行、**和战斗。视觉上,可能会想到红旗、人群和坚定的面孔。
《国际歌》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都有翻译版本,但其核心意义和情感在世界各地都是一致的,即对社会正义和工人权益的追求。
《国际歌》不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象征。它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在于,它提醒我关注社会正义和全球团结的问题。通过学和理解《国际歌》,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音乐在传递思想和情感方面的作用。
1.
【国】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引证】
《说文》-国,邦也。 、 《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以佐王治邦国。 、 《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 、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论语·微子》-丘也闻有国有邦者。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组词】
齐国;晋国;郑国
2.
【际】
(形声。从阜(fù),祭声。本义:两墙相合之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两墙相合之缝也。-际,壁会也。
3.
【歌】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歌,咏也。 、 《说文系传》-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 、 《易·离》-不鼓缶而歌。 、 《虞书》-歌永言。 、 《礼记·乐记》-歌咏其声也,长言也。 、 《诗·魏风·园有桃》传-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 、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 《战国策·齐策》-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组词】
对歌、 高歌、 歌吹、 歌鼓、 歌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