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1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13:04
词汇“恒训”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恒”通常指恒久、不变,“训”则有教导、规则的含义。因此,“恒训”可以理解为恒久不变的教导或规则。
恒训如山,岁月不移,
道德之光,照耀心扉。
世代相传,不变其志,
恒训之声,永驻人间。
1.
【恒】
(会意。金文,从心,从月,从二。“二”,表示天地。本义:永久,永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恒,常也。 、 《易·序卦传》-恒者,久也。 、 《易·系辞下传》-恒,德之固也。 、 《诗·小雅·小明》-无恒安处。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以求其恒。
【组词】
恒牙、 恒风、 恒舞、 恒制
2.
【训】
(形声。从言,川声。本义:教育,教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训,说教也。 、 《书·顾命》-大训。 、 《左传·文公六年》-告之训典。 、 《国语·晋语》。注:“教也。”-是为明训。 、 《左传·闵公二年》-务材训农,通商惠工。 、 张溥《五人墓碑记》-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训俭示康。
【组词】
训蒙、 训蒙教授、 训人、 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