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1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19:24
反射角:在物理学中,反射角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上发生反射后,反射光线与界面法线之间的夹角。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反射角”可能被用作比喻,描述人物内心的反思或思想的回响。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讨论光学或物理学相关的话题。 专业领域:在物理学、光学和工程学中,“反射角”是一个基础概念,用于描述光线的行为。
同义词:反射角没有直接的同义词,因为它是一个特定的物理学术语。 反义词:反射角的反义词可能是“折射角”,即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与界面法线之间的夹角。
“反射角”一词源自拉丁语“reflectere”,意为“反射”,加上“角”(angle),形成了一个描述物理现象的复合词。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这个词逐渐被广泛接受并标准化。
在科学教育中,“反射角”是基础知识的一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光的行为。在社会中,这个词可能更多地出现在科学普及和教育材料中。
对于学习物理的人来说,“反射角”可能唤起对科学原理的好奇和探索欲望。对于非专业人士,这个词可能带来一种抽象和远离日常生活的印象。
在高中物理课上,我第一次接触到“反射角”这个概念,通过实验观察光线的反射,这让我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诗歌中,可以将“反射角”比喻为人生中的选择和后果:
“人生如镜,每一步的反射角,决定了未来的光影。”
想象一个安静的实验室,科学家正在调整光线,测量反射角。背景音乐可能是轻柔的电子音乐,营造出一种专注和探索的氛围。
在不同语言中,“反射角”可能有不同的翻译,但其物理意义是普遍的。例如,在德语中,“反射角”被称为“Reflexionswinkel”。
“反射角”是一个精确描述物理现象的术语,它在科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在日常生活中不常使用,但它体现了语言在专业领域的精确性和功能性。通过学习和理解“反射角”,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语言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和表达。
1.
【反】
(象形。甲骨文字形,从又从厂。“厂”音hǎn。本义:手心翻转)。
同本义 同: 翻
【引证】
《说文》-反,覆也。 、 《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由反手也。 、 《汉书·张安世传》-何以知其不反水浆邪?
2.
【射】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 《周礼·保氏》-三曰五射。 、 《礼记·射义》-射者,男子之事也。 、 《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以射策甲科为郎。 、 《后汉书·光武纪》-射声校尉。 、 《汉书·李广苏建传》-常能为汉伏弩射之。 、 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组词】
射鹄、 射日、 射牛、 射利
3.
【角】
古代盛酒的器具。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与流,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引证】
《仪礼·特牲馈食礼》。注:“角四升,疑古酒器之始,以角为之。”-一角一散。 、 《礼记·礼器》-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比试;竞争。
【引证】
《汉书·贾谊传》-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之臣之也。 、 《汉书·武帝纪》-作角抵戏。 、 《吕氏春秋·孟冬》。注:“犹试也。”-肆射御角力。 、 《聊斋志异·促织》-日与子弟角。
【组词】
角试、 解力、 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