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8:07
法盲:字面意思是指对法律知识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的人。基本含义是指那些缺乏法律常识,不了解法律条文,不能正确运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人。
法盲一词源于对“文盲”概念的延伸,文盲指不识字的人,而法盲则特指对法律无知的人。随着社会对法律意识的提高,这个词的使用频率也在增加。
在法治社会中,法盲现象可能被视为社会进步的障碍。它反映了法律普及教育的不足,以及公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
法盲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因为它暗示了无知和可能的困境。它让人联想到因缺乏法律知识而遭受损失的情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因为不了解劳动法而遭受不公平待遇的朋友,这让我意识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法盲”比喻为迷失在法律森林中的旅人,不知所措,寻求指引。
法盲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迷茫的人站在法律书籍堆积如山的图书馆中,或者是一个人在法庭上无助的表情。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legally illiterate”或“law ignorant”,也有类似的表达,但具体的文化内涵和使用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法盲这个词提醒我们法律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在现代社会中普及法律教育的必要性。它不仅是语言学习的一部分,也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引证】
《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 《易·蒙》-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盐铁论·诏圣》-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 、 《管子·心术》-杀戮禁诛谓之法。 、 《大戴礼记》-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当斩。 、 《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
2.
【盲】
(形声。从目,亡声。本义:眼睛失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盲,目无牟子也。 、 《韩非子·解老》-目不能决黑白之色则谓之盲。 、 《论衡·别通》-目不见青黄曰盲。 、 《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 《三国志·陈思王植传》注-丁椽,好士也,即使其两目盲,尚当与女,何况但眇?
【组词】
盲冥、 盲废、 盲聋、 盲聩、 盲妹,盲女、 盲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