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5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57:57
法理 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法律的理论基础和原则,它涉及法律的合理性、正义性和逻辑性。法理是法律科学的核心,它探讨法律的本质、功能、结构和运作方式,以及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关系。
在不同的语境中,“法理”的使用有所不同:
“法理”一词源自**古代的法律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丰富,成为现代法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化中,法理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礼”相结合,强调法律与道德的统一。在社会背景中,法理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础。
法理给人以严肃、庄重的感觉,它代表了法律的权威和正义,是社会稳定和秩序的保障。
在处理法律问题时,理解和运用法理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在起草合同或解决纠纷时,必须确保所有条款和决定都符合法理。
在诗歌中,可以将法理比喻为社会的支柱:
法理如山,稳立世间, 正义之光,照耀人心。
法理可以联想到法庭的庄严场景,法官的锤声,以及法律书籍的厚重感。
在不同文化中,法理的概念有所不同。例如,西方文化中的“自然法”理论强调法律应符合自然法则和人类理性。
法理是法律的核心,它不仅指导法律的实践,也是法律教育的基础。理解和尊重法理对于维护社会公正和秩序至关重要。在个人学*和表达中,法理提供了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框架。
1.
【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引证】
《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 《易·蒙》-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盐铁论·诏圣》-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 、 《管子·心术》-杀戮禁诛谓之法。 、 《大戴礼记》-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当斩。 、 《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
2.
【理】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