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7:07
词汇“冤如巷伯”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献,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冤如巷伯”字面意思是指冤屈如同巷中的老人。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受到极大冤屈,如同巷中的老人一样无人问津,孤立无援。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绘一个角色遭受不公正待遇,感到极度孤独和无助的情景。在口语中,由于其生僻性,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讨论或历史研究中可能会提及。
“冤如巷伯”这个成语的出处不详,可能源自古代民间故事或传说,用以形容极度的冤屈和孤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较少见。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冤有头,债有主”,即冤屈应当得到伸张。因此,“冤如巷伯”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对于正义和冤屈的关注。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沉重和悲哀的情感,联想到的是一个孤独无助的形象,以及对于社会正义的渴望。
由于这个成语的生僻性,个人在生活中可能较少遇到直接使用的情况,但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或参与相关讨论时可能会接触到。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利用“冤如巷伯”这个成语来营造一种悲凉和孤立的氛围,增强作品的情感深度。
结合视觉元素,可以想象一个老人孤独地坐在巷子深处,周围是冷漠的目光和无声的街道。听觉上,可能是寂静的巷子中偶尔传来的脚步声,更显得老人的孤寂。
由于这个成语的特殊性和生僻性,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冤如巷伯”这个成语虽然不常用于现代汉语,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正义和冤屈的关注,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成语有助于丰富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虽忠如鬻拳,信如卞和,智如孙膑,冤如巷伯,才如史迁,达如子政,一离刀锯,没世不齿。
1.
【冤】
(会意。从兔,从冖(mì)。“冖”表示覆盖。兔子被覆盖住了,卷曲不能伸。或从冖,表示在房屋内。本义:屈缩;不舒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冤,屈也。从兔,在冂下不得走,益屈折也。 、 《广雅》-冤,曲也。 、 《汉书·息夫躬传》。颜师古注:“冤,屈也”-冤颈折翼,庸得往兮!
【组词】
冤曲、 冤伏、 冤延
2.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3.
【巷】
矿坑里的通道
【组词】
巷道、 煤巷、 风巷
4.
【伯】
(形声。从人,白声。本义:排行第一的,老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伯,长也。 、 《诗·邶风 ·泉水》-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 《诗·周颂·载芟》-侯主侯伯,侯亚侯旅。 、 《仪礼·士冠礼》-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 、 《礼记·曲礼下》-五官之长曰伯。 、 《礼记·王制》-千里之外访方伯。 、 韩愈《过始兴江口感怀》-忆作儿童随伯氏,南来今只一身存。
【组词】
伯氏、 伯兄、 伯氏、 伯歌季舞、 伯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