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6:33
“万人空巷”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街道上空无一人,所有的居民都离开了家,聚集到某个地方去观看或参与某项活动。基本含义是指某个**或活动非常吸引人,以至于所有人都被吸引过去,导致平常热闹的街道变得空荡荡的。
“万人空巷”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宋代文学作品,原意是指因为某个重大或庆典,人们都离开家去观看,导致街道空无一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仍然是形容某个或活动非常吸引人。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重大节日、庆典或特殊的盛况,反映了人对集体活动和公共的高度参与和关注。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也体现了人们对热闹和喜庆场合的向往和追求。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兴奋和好奇,因为它描述的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场景。联想方面,可能会想到各种大型庆典、节日或特殊活动,如春节联欢晚会、奥运会开幕式等。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自己或他人参与的某个大型活动,如“那次音乐节真是万人空巷,我们挤在人群中,感受着音乐的震撼。”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星光下的夜晚,万人空巷,
音乐的浪潮,涌动在心房。
欢笑与歌声,交织成画,
那一刻,世界属于我们。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到街道上空无一人,而远处是密集的人群和热闹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欢快的旋律和人群的喧闹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streets were deserted”或“everyone was out”,但这些表达没有“万人空巷”那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文化内涵。
“万人空巷”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场景,还蕴含了人们对热闹和喜庆场合的向往和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我们的表达更加生动和形象。
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此时路旁看的,几于~,大马路虽宽,却也几乎有人满之患。
1.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3.
【空】
使之困穷。
【引证】
《诗·小雅·节南山》-不宜空我师。 、 《孟子》-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组词】
空乏、 空竭、 空匮
腾让出来。
【引证】
鲁迅《彷徨·离婚》-同时,船旁的坐板也空出坐位来了。
【组词】
他由于辞职从而把他在国会的席位空了出来
4.
【巷】
矿坑里的通道
【组词】
巷道、 煤巷、 风巷
1. 【空巷】 风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