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5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52:53
冤各有头,债各有主 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每一件冤屈或债务都有其特定的对象或责任人。它强调了责任和义务的明确性,即每个问题都有其根源和解决的对象。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强调因果报应或责任归属的明确性。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表达“谁做的事情谁负责”的意思。在法律或商业领域,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强调合同或债务的明确责任人。
同义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反义词:责任模糊、推诿扯皮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法律观念,强调法律的公正性和责任的明确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强调责任的归属。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明德慎罚”和“法治”观念,强调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公正和秩序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法律的严肃性和责任的重大性。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责任不明确的情况,我可能会引用这个成语来强调责任的明确性,促使相关人员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冤各有头债各有主, 世间因果不虚无。 善恶到头终有报, 天理昭昭不可欺。”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法庭审判的场景,法官公正地判决,强调“冤各有头,债各有主”的原则。在音乐中,可以选择庄重严肃的古典音乐,来体现这个成语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very wrong has its owner”或“Every debt has its debto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意思相似。
通过学和分析“冤各有头,债各有主”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责任明确性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明确责任归属,这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至关重要。
武松捋起双袖,握着尖刀,指何九叔道:‘小子粗疏,还晓得冤各有头,债各有主。你休惊怕,只要实说,对我一一说知武大死的缘故,便不干涉你!’
说得出这种无赖话的,未必懂得‘~’的道理。
1.
【冤】
(会意。从兔,从冖(mì)。“冖”表示覆盖。兔子被覆盖住了,卷曲不能伸。或从冖,表示在房屋内。本义:屈缩;不舒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冤,屈也。从兔,在冂下不得走,益屈折也。 、 《广雅》-冤,曲也。 、 《汉书·息夫躬传》。颜师古注:“冤,屈也”-冤颈折翼,庸得往兮!
【组词】
冤曲、 冤伏、 冤延
2.
【各】
每个,各自。
【引证】
《书·汤浩》-各守尔典。 、 唐·杜甫《兵车行》-行人弓箭各在腰 、 《三元里人民抗英》-乡民复鸣锣会集各乡约数千人。
【组词】
各有所长;各个;各自;各众、 各行其志
皆。
【引证】
《书·盘庚下》-各非敢违卜,用宏兹贲。 、 《春秋繁露》-诸在上者,皆为其下阳;诸在下者,各为其上阴。
3. 【有】
4.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
5.
【债】
(形声。从人,责声。本作“责”,“债”为后起字。本义:欠别人的钱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债,债负也。 、 《汉书·论贵粟疏》-于是有买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组词】
债壳子、 债赖、 债累、 债桩、 内债、 外债、 公债、 举债、 背债
6.
【各】
每个,各自。
【引证】
《书·汤浩》-各守尔典。 、 唐·杜甫《兵车行》-行人弓箭各在腰 、 《三元里人民抗英》-乡民复鸣锣会集各乡约数千人。
【组词】
各有所长;各个;各自;各众、 各行其志
皆。
【引证】
《书·盘庚下》-各非敢违卜,用宏兹贲。 、 《春秋繁露》-诸在上者,皆为其下阳;诸在下者,各为其上阴。
7. 【有】
8.
【主】
件,桩。
【引证】
《儒林外史》-放着这样一主大财不会发,岂不是如入宝山空手回。
灌入 同: 注
【引证】
《荀子》-主量必平,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