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3:47
“冤家对头”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彼此之间有深仇大恨的对手或敌人。基本含义是指两个对立的、相互敌视的人或团体,通常用于形容关系紧张、矛盾尖锐的情况。
在文学作品中,“冤家对头”常用来描绘戏剧性的冲突,增加故事的紧张感和吸引力。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日常生活中的小摩擦或长期的不和。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政治,它可能指代两个对立的团体或个人,如竞争对手或敌对政党。
同义词:对头、对手、敌手、仇敌 反义词:朋友、伙伴、盟友、知己
同义词中,“对头”强调对立关系,“对手”强调竞争关系,“敌手”和“仇敌”则更强调敌意和仇恨。反义词则强调友好和合作的关系。
“冤家对头”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冤家”原指冤屈的家人,后引申为有深仇大恨的人,“对头”则指对立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形容相互敌对的关系。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和谐与中庸之道,因此“冤家对头”这样的词汇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常被用来警示人们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敌对。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是一种紧张和敌对的情感反应,联想可能包括戏剧性的冲突、紧张的谈判或激烈的竞争场面。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两个人因为某些原因长期不和,周围的人可能会用“冤家对头”来形容他们之间的关系。
在诗歌中,可以将“冤家对头”融入描述自然界对立元素的诗句,如“风与树,自然的冤家对头,却在无声中达成和谐的交响。”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两个人面对面站立,表情严肃,气氛紧张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紧张的背景音乐或激烈的对话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rch-enemy”或“bitter rival”,都强调了深层次的敌对关系。
“冤家对头”这个词汇在描述人际关系中的敌对和冲突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紧张的情感,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中对和谐的追求。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谁想才学之才与钱财之财两下里是冤家对头,从来不肯见面的。
还争什么强,要结下下一辈的~吗!
1.
【冤】
(会意。从兔,从冖(mì)。“冖”表示覆盖。兔子被覆盖住了,卷曲不能伸。或从冖,表示在房屋内。本义:屈缩;不舒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冤,屈也。从兔,在冂下不得走,益屈折也。 、 《广雅》-冤,曲也。 、 《汉书·息夫躬传》。颜师古注:“冤,屈也”-冤颈折翼,庸得往兮!
【组词】
冤曲、 冤伏、 冤延
2.
【家】
词尾。
【组词】
成年家;整天家
3.
【对】
(会意。从口,从“丵”(zhuó,即,古“丛”字,象草木丛生。),从寸。寸,法度也。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伪,言多非诚,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应答)。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对,答也。 、 《诗·大雅·桑柔》-听言则对。 、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 、 《孟子·梁惠王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 《仪礼·士冠礼》。注:“应也。”-冠者对。 、 《仪礼·曲礼》。注:“答问也。”-对曰:“非礼也敢辞。” 、 《三国演义》-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
【组词】
无言以对;对当、 对嘴、 对理、 对番、 对状、 对日
4.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