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8:03
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某些气体吸收和重新辐射地面发射的长波辐射,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和氟利昂等。温室效应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它,地球的平均温度将比现在低约33摄氏度,不适合生命存在。
“温室效应”一词源于对温室内部温度升高的观察。19世纪中叶,法国科学家让-巴蒂斯特·傅里叶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随后由苏格兰科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尔进一步发展。
在现代社会,温室效应与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它不仅是科学研究的主题,也是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讨论的焦点。
温室效应常常引起人们对环境破坏和未来生存条件的担忧。它提醒我们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深远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减少能源消耗、使用可再生能源和参与环保活动来减轻温室效应的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将温室效应比喻为“地球的棉被”,描述它如何温暖着我们的家园,同时也提醒我们不要过度使用这份温暖。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透明的温室覆盖着地球,阳光透过温室玻璃,温暖而柔和。音乐方面,可以选择轻柔的钢琴曲,象征地球的宁静与和谐。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greenhouse effect”,法语的“effet de serre”,德语的“Treibhauseffekt”,都指代相同的现象,反映了全球对这一环境问题的共同关注。
温室效应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概念,它不仅影响着地球的气候,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未来。理解和应对温室效应是每个地球公民的责任,也是我们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温】 (形声。从水,昷声。本义:水名)。 古水名。
2.
【室】
(会意。从宀从至。人到屋中就停止了。本义:内室)。
同本义 。堂后之正室。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
【引证】
《说文》。段注:“古者前堂后室。释名曰:“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室,实也。 、 《易·系辞》传-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古者宫室贵贱同称。 、 《说文系传》-室,堂之内,人所安止也。 、 《礼记·曲礼上》疏-若通而言之,则宫室通名,故《尔雅》云,“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别而言之,论其四面穹隆则曰宫,因其贮物充实则曰室。” 、 《礼记·问丧》-入室又弗见也。
【组词】
室间、 室庑、 室温、 室隅、 登堂入室;室匣
3.
【效】
(形声。从攴(pū),交声。“攴”有致力的意思。本义:献出;尽力)。
同本义。
【引证】
《左传》-司城荡意诸来奔,效节于府人而出。 、 《史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
【组词】
效力;效绩、 效玺、 效己、 效芹
4.
【应】
应和,响应。
【引证】
《国语·晋语》-龟往离散以应我。 、 《战国策·齐策》-齐王不应。 、 《吕氏春秋·顺说》-宋王无以应。 、 《韩非子·喻老》-桓侯不应。 、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无以应。 、 《史记·陈涉世家》-佣者笑而应。 、 《史记·陈涉世家》-宜多应者。 、 、 汉·贾谊《过秦论》-云集响应。 、 《资治通鉴·唐纪》-应者近万人。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金色而玉应。 、 《聊斋志异·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组词】
一呼百应;里应外合;应口、 应昂、 应嘴、 应响、 应机赴节、 应合、 应佛僧、 应令
受;接受。
【引证】
《南史·虞荔传》-迫切不得已,乃应命至都。
【组词】
应事、 应役、 应供、 应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