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5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55:25
妒能害贤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因为嫉妒他人的才能而伤害贤能之人。这个成语强调了嫉妒心理可能导致的不良行为,即通过不正当手段损害那些在才能或品德上超过自己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妒能害贤 常用来描绘那些心胸狭窄、不能容忍他人优秀的人物形象。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批评或描述某人的负面行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嫉妒心理及其社会影响。
同义词在表达上更加强调嫉妒和排斥,而反义词则强调推崇和利用贤能。
妒能害贤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文献,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个人品德和行为的评价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嫉妒心理导致负面行为的标准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推崇贤能是一种美德,而妒能害贤则被视为道德败坏的表现。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常被用来教育人们要有宽广的胸怀,尊重和欣赏他人的才能。
妒能害贤 这个词汇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阴暗、狭隘的心理状态。它提醒人们在面对他人的成功时,应保持积极的态度,而不是通过负面手段来应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或听说因为嫉妒而导致的不和谐**。例如,在学校中,有些学生可能会因为嫉妒同学的成绩而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妒能害贤心难平,
月下独酌影自怜。
何不举杯邀明月,
共赏人间贤能篇。
妒能害贤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暗的画面,如乌云密布的天空或狭窄的巷道。在听觉上,可能让人联想到低沉的音乐或不和谐的噪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envy leading to sabotage" 或 "jealousy resulting in harm",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强调了嫉妒心理可能导致的有害行为。
妒能害贤 这个成语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负面情绪及其可能导致的后果。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情感。通过学和反思,我们可以培养更加积极和健康的竞争态度。
妒贤嫉能,御下蔽之。
您听者,李存信~,飞虎将负屈啣冤。
1.
【妒】
(形声。从女,户声。本义:妇女忌妒丈夫。也指忌妒别的女子的姿色)。
【组词】
妒鳞、 妒女祠、 妒色、 妒妇
泛指忌妒别人。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妆成每被秋娘妒。
【组词】
妒害、 妒纷、 妒痴、 妒刻、 妒富愧贫、 妒敌
2.
【能】
(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引证】
《说文》-能,熊属。足似鹿。 、 《左传·昭公七年》。贾注:“兽也。”-梦黄能入于寝门。 、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
3.
【害】
何不。 同: 曷
【引证】
《书·大诰》-王害不违卜。 、 《诗·周南·葛覃》-薄汙我私,薄澣我衣,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 《孟子·梁惠王上》-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 《汉书·翟方进传》-予害敢不于祖宗安人图功所终?
4.
【贤】
(形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多财)。
有德行;多才能。
【引证】
《说文》-贤,多才也。 、 《庄子·徐无鬼》-以财分人之谓贤。 、 《史记》-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 、 诸葛亮《出师表》-闲贤臣。
【组词】
贤声远达、 贤歌、 贤才、 时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