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5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50:14
词汇“怨切”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组合,“怨”通常指不满、怨恨,而“切”可以表示迫切、深刻。因此,如果我们尝试解释“怨切”,它可能指的是一种深刻的不满或怨恨。
由于“怨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人物内心的强烈情感,尤其是在描述复仇、背叛或失望的情节中。
由于“怨切”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可能是由“怨”和“切”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表达一种强烈的情感状态。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强烈的情感表达可能被视为不恰当或不成熟。因此,“怨切”这样的词汇可能在强调情感控制和内敛的文化中较少使用。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情感表达或文学创作中,它可以帮助传达一种深刻的情感状态。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怨切”来增强情感的表达:
由于“怨切”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怨切”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表达深刻不满和怨恨的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情感,尤其是在文学创作和情感交流中。
1.
【怨】
(形声。从心,夗(yuàn)声。本义:怨恨;仇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怨,恚也。 、 《论语》。皇疏:“恨也。”-曰怨乎。 、 《贾子道术》-施行得理,谓之德。反德为怨。 、 《淮南子·说山》-不怨人取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天子甚怨。 、 清·黄宗羲《原君》-人怨恶其君。 、 清·张廷玉《明史》-怨颇兴。 、 孙文《序》-怨愤所积。
【组词】
怨怅、 怨谤、 怨恶、 怨艾、 怨詈、 恩怨、 宿怨、 怨痛
2.
【切】
摩擦;接触。
【引证】
《广雅》-切,摩也。 、 《史记·扁鹊仓公传》-不待切脉。 、 《淮南子·原道》-可切循把握。
【组词】
切齿、 切磨、 切摩、 切循
一定要。
【引证】
《老残游记》-诸位切不可乱动。
【组词】
切照、 切须、 切不可骄傲;切勿吸烟;切勿、 切戒、 切莫、 切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