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0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01:05
有口难开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形容一个人虽然有话要说,但由于某种原因(如害怕、尴尬、羞愧等)而难以开口。基本含义是指某人因为心理障碍或外部压力而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感受。
在文学作品中,有口难开 常用来描绘角色的内心矛盾和复杂情感。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在社交场合中的尴尬或不自在。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沟通障碍或表达困难。
有口难开 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有口”和“难开”两个部分组成,直译为“有嘴却难以开口”。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就已经出现,用以描述人们在特定情境下的沉默或无法表达。
在东方文化中,有口难开 可能与内敛、含蓄的表达方式有关,强调在某些情况下保持沉默的重要性。在西方文化中,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与个人表达自由和开放沟通的价值观相对比。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同情和理解。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人,这种情感上的压抑和无奈。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团队讨论中,我因为担心自己的想法不够成熟而感到有口难开,最终错过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沉默的夜里,星光闪烁,
有口难开的心,默默诉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人群中低头不语的画面,传达出沉默和内向的氛围。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安静的背景音乐,增强这种沉默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tongue-tied" 或 "unable to speak",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和情境相似。
有口难开 这个词汇深刻地描绘了人们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和沟通障碍。在我个人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我更好地体会和表达他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如今我们来拿你去见阎罗王,只教你有口难开。
我真是~,难以保持沉默吧。
1. 【有】
2.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
3.
【难】
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引证】
《孙子·谋攻》-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 《资治通鉴》-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 诸葛亮《出师表》-危难之间。 、 《国语·晋语》-以免于难。 、 《资治通鉴》-芟夷大难。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故及于难。
【组词】
排难解纷;苦难、 逃难、 落难、 蒙难、 罹难、 避难
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引证】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组词】
发难、 首难
4.
【开】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開,张也。 、 《老子》十章-天门开阖。 、 《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 《易·系辞上》-开物成务。 、 《乐府诗集·木兰诗》-开我东阁门。 、 《资治通鉴·唐记》-遂开门纳众。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 《广东军务记》-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
【组词】
开城、 开门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