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4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44:21
气割:气割是一种金属切割技术,使用氧气和燃料气体(如乙炔、丙烷或氢气)的混合物产生高温火焰,通过氧化反应将金属加热至熔点,然后利用高压氧气流将熔化的金属吹走,从而实现切割。
气割技术起源于19世纪末,随着氧气和乙炔的发现和应用,这项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20世纪初,气割开始在工业中广泛应用,并逐渐演变成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形式。
在工业化进程中,气割技术对于建筑、造船、桥梁建设等领域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代表了人类对金属加工技术的掌握和应用。
气割往往让人联想到工业的喧嚣、火花的飞溅和金属的坚韧。它可能唤起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对技术进步的赞叹。
在金属加工厂工作时,我亲眼见证了气割技术的应用,那是一种既危险又充满力量的过程,需要高度的技能和专注。
在诗歌中,可以将气割比喻为“金属的舞蹈”,描述火花如同夜晚的繁星,切割的声音如同大地的低吟。
想象一下,火花在夜空中飞舞,金属切割的声音在空旷的车间回响,这些都是气割带来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不同语言中,气割的术语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原理和技术应用是相似的。例如,在德语中,气割被称为“Flammen schneiden”。
气割作为一种金属加工技术,不仅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反映了人类对材料科学的理解和应用。了解气割不仅增加了我的专业知识,也让我对工业技术的历史和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
1.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2.
【割】
(形声。从刀,害声。本义:用刀分解牲畜的骨肉)。
同本义。泛指用刀截断。
【引证】
《广雅·释诂一》-割,断也。 、 《论语·阳货》-割鸡焉用牛刀。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 、 《书·多方》-日钦劓割夏邑。
【组词】
割鲜、 割烹、 割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