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8:41
宝珠:字面意思是指珍贵的珠子,通常指宝石或珍珠。基本含义是指非常珍贵和有价值的东西,常用来比喻珍贵的人或物。
宝珠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宝”字意为珍贵,“珠”字意为珠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宝珠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指实物,也用来比喻珍贵的人或物。
在中国文化中,宝珠常与财富、权力和地位联系在一起。在古代,宝珠是皇室和贵族的象征,代表着高贵和纯洁。
宝珠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如珍贵、美丽和高贵。它常常让人联想到闪耀的光芒和无尽的价值。
在我的生活中,宝珠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对我非常重要的人或物。例如,我会说我的家人对我来说就像宝珠一样珍贵。
诗歌: 宝珠璀璨夜空悬, 星辰闪烁似泪涟。 人间珍宝何足贵, 唯有真情永流传。
视觉:宝珠让人联想到闪耀的宝石和珍珠,以及它们在阳光下的璀璨光芒。 听觉:宝珠可能让人联想到清脆的珠宝碰撞声,或是描述宝珠的诗歌朗诵声。
在英语中,宝珠可以对应为“gem”或“pearl”,它们在西方文化中也象征着珍贵和美丽。
宝珠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字面上指珍贵的珠子,也在比喻意义上指代珍贵的人或物。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并且在不同文化中都有相似的象征意义。了解和掌握宝珠这个词汇,对于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和理解文化背景都非常重要。
1.
【宝】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房子里有贝和玉,表示家里藏有珍宝,会意。在西周金文里,又加上一个声符“缶”(古音与“宝”同)。本义:珍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宝,珍也。 、 《诗·大雅·桑柔》-稼穑维宝。 、 《诗·大雅·崧高》-以作尔宝。 、 《谷梁传·定公八年》-宝玉者,封圭也。 、 《国语·鲁语》。注:“玉也。”-以其宝来奔。 、 《论语》-怀其宝。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壁天下人所共传宝也。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戴朱缨宝饰之帽。
【组词】
珠宝;宝函、 珍宝、 宝肆、 宝冕、 宝钏、 宝钗
2.
【珠】
(形声。从玉,朱声。本义:珍珠。蛤蚌壳内由分泌物结成的有光小圆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水精也,或生于蚌,阴精所凝。-珠,蚌之阴精。 、 《国语·楚语》-珠足以御火灾。 、 《尸子》-水方折者有玉,员折者有珠。 、 《淮南子·说山》-渊生珠而岸不枯。 、 《周礼·玉府》-珠盘玉敦。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大珠四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