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1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11:15
仪钟:字面意思是指用于仪式或正式场合的钟,通常具有特定的设计和装饰,用以显示时间或作为装饰品。在现代语境中,仪钟可能指的是任何用于正式场合的钟表,如会议室、法庭或**场所中的钟表。
仪钟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古代对钟表的特定用途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包括任何用于正式场合的钟表。
在某些文化中,仪钟可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如在**仪式中代表神圣的时间或重要时刻。
仪钟可能让人联想到庄严、正式和历史的氛围,给人以尊重和敬畏的情感反应。
在参加正式会议时,仪钟的准时敲响让我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和会议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仪钟比喻为历史的见证者:
仪钟的每一次敲响, 都是历史的低语, 在时间的河流中, 静静地诉说着过往。
仪钟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教堂钟声,或是庄严的会议室中钟表的滴答声。
在不同文化中,仪钟可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使用场合,如在**文化中,仪钟可能与传统仪式和节日相关。
仪钟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特定类型的钟表,还承载了文化、历史和情感的丰富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仪】
(形声。从人,义声。本义:容止仪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郑玄笺:“善威仪,善颜色。”-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 《人物志》-心质平理,其仪安闲。
【组词】
仪状、 仪观、 仪宇、 仪缀、 仪止、 仪采、 仪相、 仪形、 仪状、 仪望、 仪干、 仪操、 仪举
2.
【钟】
(形声。左形,右声。鐘:本义:古代打击乐器,青铜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杨树达曰:“钟者,可捶之物。”-钟,乐钟也。 、 《广雅·释器》-钟,铃也。 、 《礼记·明堂位》-垂之和钟。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钟音之器也。 、 《淮南子·本经》-大钟鼎。 、 《国语·周语》-细钧有乐,钟兑音也。 、 宋·苏轼《石钟山记》-声如洪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