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4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1:58
“仪轨”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一套规定的仪式程序或行为准则。它强调的是按照既定的规则和步骤进行的活动,这些活动往往具有**、文化或官方的性质。
“仪轨”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对仪式和规矩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正式的、有特定步骤的仪式活动。
在**文化中,“仪轨”与礼仪、尊重和秩序紧密相关。它体现了社会对规范和传统的重视,是文化传承和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仪轨”一词往往让人联想到庄重、正式和传统,可能会激发人们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感。
在参加传统婚礼或**活动时,我深刻体会到了“仪轨”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宫廷的诗时,我可能会写道:“金碧辉煌的宫殿中,仪轨如流水般展开,每一动作皆显皇家威仪。”
想象一下古代宫廷的仪轨,可能会联想到华丽的服饰、庄重的音乐和有序的队列,这些都是视觉和听觉上的丰富体验。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ritual”或“ceremony”,它们也有着类似的含义,但在具体的表现和重视程度上可能有所不同。
“仪轨”是一个富含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具体的仪式活动,还体现了对传统和秩序的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仪轨”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和传达文化的深层意义。
1.
【仪】
(形声。从人,义声。本义:容止仪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郑玄笺:“善威仪,善颜色。”-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 《人物志》-心质平理,其仪安闲。
【组词】
仪状、 仪观、 仪宇、 仪缀、 仪止、 仪采、 仪相、 仪形、 仪状、 仪望、 仪干、 仪操、 仪举
2.
【轨】
(形声。从车,九声。本义:轨距,车两轮间的距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轨,车辙也。 、 《考工记·匠人》。注:“轨,谓辙广。”-经涂九轨。 、 《战国策·齐策》。注:“车两轮间为轨。”按,谓两轮间相距之迹为轨也。-车不得方轨。 、 《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
【组词】
轨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