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6:58
惊惶:形容词,指因突然的惊吓或意外情况而感到极度恐慌和不安。
“惊惶”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惊”和“惶”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有“惊惶失措”的表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惊惶”常与不祥之事或灾难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未知和危险的恐惧。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于描述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心理状态。
“惊惶”一词给人带来的是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混乱、无助和迫切需要逃离的情境。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有一次在深夜听到奇怪的声音,那种突如其来的惊惶感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低垂,风声鹤唳,惊惶的心跳在黑暗中回响。”
在英语中,“惊惶”可以对应为“panic”或“terror”,虽然具体含义略有不同,但都表达了类似的强烈恐惧感。
“惊惶”是一个描述人们在面对突发危机时心理状态的词汇,它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对语言学*和表达都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