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2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27:37
“出类拔群”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超出同类,拔尖出众。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事物在同类中表现特别优秀,突出于众人之上。
在文学作品中,“出类拔群”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的非凡才能或卓越成就。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词来夸赞某人在某个领域的表现非常出色。在专业领域,如体育、学术等,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各自领域中表现卓越的人。
同义词:超群绝伦、卓尔不群、鹤立鸡群
反义词:平庸无奇、碌碌无为、普普通通
“出类拔群”源自《论语·雍也》:“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原意是指超出同类,后来演变为形容某人或某事物在同类中特别优秀。
在**文化中,“出类拔群”常用来赞扬那些在某个领域有卓越成就的人。这种赞扬体现了社会对优秀人才的尊重和推崇。
这个词给我的情感反应是积极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各自领域中不断努力,最终取得显著成就的人。它激励我在自己的领域中也要努力追求卓越。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学术竞赛中表现出色,老师和同学们都用“出类拔群”来形容我的表现,这让我感到非常自豪和鼓舞。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星辰璀璨夜空,
出类拔群耀眼明。
梦想照亮前行路,
卓越成就心中铭。
在视觉上,“出类拔群”让我联想到高山之巅的孤松,或者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在听觉上,它可能让我联想到掌声和赞扬声。
在英语中,“出类拔群”可以对应为“outstanding”或“top-notch”,这些词汇也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物在同类中表现特别优秀。
“出类拔群”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词汇,它不仅能够准确地描述某人或某事物的卓越表现,还能够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目标。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对优秀表现的赞赏和敬佩。
1.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2.
【类】
(形声。从犬,頪(lèi)声。从“犬”,因犬种类最相似。本义:种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类,种类相似,惟犬最甚。 、 《韩非子·五蠹》-皆守株之类。 、 《荀子·王制》-无法者以类举。 、 、 《列子·仲尼》-其负类反伦,不可胜言也。 、 《孟子·梁惠王上》-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 《庄子·渔父》-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纸灰之类冒之。
3.
【拔】
(形声。从手,犮(bó)声。本义:拔起,拔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拔,擢也。 、 《苍颉篇》-拔,引也。 、 《易·乾》。郑注:“移也。”-确乎其不可拔。 、 《封氏见闻录》-拔河。 、 《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 《史记·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
4.
【群】
(形声。从羊,君声。本义:羊群;兽群;人群)。
三个以上的禽兽相聚而成的集体。
【引证】
《说文》-群,辈也。 、 《国语·周语》-兽三为群。 、 《诗·小雅·吉日》-或群或友。 、 《诗·小雅·无羊》-三百维群。 、 《礼记·曲礼》-大夫不掩群。 、 诸葛亮《后出师表》-群疑满服,众难塞胸。 、 柳宗元《封建论》-故近者聚而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