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0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04:43
“万类不齐”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各不相同。它强调的是多样性和差异性,通常用来描述一个集合中包含的各种元素或个体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在文学中,“万类不齐”可以用来描绘自然界的丰富多样性,如描述森林中各种树木、花草的多样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人群的多样性,比如在描述一个国际会议的参与者时。在专业领域,如生物学或生态学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同义词中,“五花八门”强调的是种类繁多且杂乱无章,“千差万别”则强调差异的显著性,“各式各样”则更侧重于种类的多样性。反义词则强调统一性和一致性。
“万类不齐”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万类”和“不齐”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汉语中,“万类”指的是所有的种类,“不齐”则表示不一致或不整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用于描述多样性和差异性。
在**文化中,强调多样性和差异性的观念源远流长。例如,道家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体现了对多样性的尊重。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常用来强调社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万类不齐”这个词汇给人以丰富和多彩的联想,它让人想到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和人类社会的多元和谐。它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即尊重差异,欣赏多样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万类不齐”来形容一个艺术展览中展出的各种风格迥异的艺术作品,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艺术的无穷魅力和创造力的多样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万类不齐中,每朵花都有其独特的芬芳,每片叶都有其独特的绿意。”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充满各种颜色和形状的花卉市场,每朵花都独特而美丽。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首融合了多种乐器和旋律的交响乐,每种声音都独特而和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diverse array of”或“a wide variety of”,它们都强调了多样性和差异性。
“万类不齐”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世界的多样性。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学会了更加开放和包容地看待周围的世界。
不然,七十二猴,纵说万类不齐,那礼家记事者,何以就敢毅然断为雀入大水为蛤哉。
1.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2.
【类】
(形声。从犬,頪(lèi)声。从“犬”,因犬种类最相似。本义:种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类,种类相似,惟犬最甚。 、 《韩非子·五蠹》-皆守株之类。 、 《荀子·王制》-无法者以类举。 、 、 《列子·仲尼》-其负类反伦,不可胜言也。 、 《孟子·梁惠王上》-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 《庄子·渔父》-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纸灰之类冒之。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齐】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禾麦穗头长得平整的样子。小篆字形下面多了两条线,表示地面。本义:禾麦吐穗上平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齊,禾麦吐穗上平也。 、 《礼记·曲礼》-立如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