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3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33:06
“湘君”一词源自**古代楚辞中的《九歌》,是其中一首诗歌的标题。湘君在诗歌中通常被描绘为湘水的神灵,象征着湘江的守护神或水神。在字面上,“湘”指的是湘江,而“君”则常用来尊称男性神灵或贵族。
在文学语境中,“湘君”常用于描绘与湘江相关的神话故事或自然景观,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神灵的敬畏。在口语中,这一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涉及**古代文学或神话的讨论中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文学研究、历史学或神话学中,湘君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同义词:湘水神、湘江神 反义词:无明显反义词,因其特定于湘江的神灵形象。
“湘君”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楚国的神话传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湘君的形象和故事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独特的符号。
在**文化中,湘君与湘江紧密相连,象征着水的力量和自然的神秘。湘江作为长江的重要支流,其流域的丰富文化和历史也使得湘君这一形象更加丰满。
湘君这一词汇往往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古老神话的敬畏。它让人联想到清澈的江水、悠扬的歌声和神秘的仪式。
在个人经历中,湘君可能与参观湘江或阅读楚辞时的感受相关,带来一种与古代文化和自然美景相连的深刻体验。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这样使用:“湘君啊,你的歌声在江面上回荡,引领着迷途的船只归航。”
湘君可能让人联想到湘江的波光粼粼,或是古代祭祀时的音乐和舞蹈,带来一种古典而神秘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自然神灵形象也有所存在,如希腊神话中的河神,但湘君作为湘江的特定神灵,具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
湘君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古代神话和自然崇拜的窗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强我们对文化传统的认识和尊重。
1.
【湘】
(形声。从水,相声。本义:湘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出今广西桂林府兴安县海阳山,与漓水同源,经湖南长沙府湘阴县至磊石山八为二派,又合入洞庭湖曰湘口,许云入江未详。”-湘,湘水也。出零陵阳海山北入江。 、 《楚辞·涉江》-沈玉躬兮湘汨。 、 《楚辞·渔父》-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组词】
湘灵、 湘帘、 湘累、 湘妃之泪、 湘娥、 湘江旧迹
2.
【君】
(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引证】
《说文》-君,尊也。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赏庆刑威曰君。 、 《春秋繁露》-君也者,掌令者也。 、 《荀子·礼论》-君者,治辨之主也。 、 《书·吕刑》-君帝清问下民。 、 《诗·大雅·皇矣》-克长克君。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二十余君。 、 《三国志·诸葛亮传》-思得明君。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忧其君。 、 清·周容《芋老人传》-身名君宠。
【组词】
尧舜之君;欺君罔上;贤君;暴君;昏君;国君;君臣;明君;君王、 君伐、 君位、 君长、 君体、 君德、 君侯、 君公、 君父、 君子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