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2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22:33
词汇“[倮儿]”在中文中并不常见,且在现代汉语中几乎没有确切的使用记录。根据字面分析,“倮”字在古代汉语中可能与“裸”字相通,意指赤裸、无遮盖的状态。而“儿”字通常作为后缀,用于构成名词或表示亲昵。因此,从字面上看,“倮儿”可能指的是一个赤裸或无遮盖的孩子。
然而,由于该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几乎不使用,以下分析将基于其可能的古代含义和潜在的语境:
由于“倮儿”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以下例句将基于其可能的古代含义:
由于该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个人应用的例子较少。可能在一些特定的文化研究或语言学研究中有所涉及。
在创作中,可以将“倮儿”用作象征纯真或原始状态的意象,例如在诗歌中描绘自然风光时使用。
由于该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跨文化比较的例子较少。可能在某些方言或特定文化中有所对应。
“倮儿”作为一个在现代汉语中几乎不使用的词汇,其分析主要基于可能的古代含义和潜在的语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类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历史和文化。
1.
【倮】
赤体。
【引证】
《说文》。字亦作倮。-倮,袒也。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注:“倮匈,谓无毛羽与鳞介也。”-唯人为倮匈而后生也。
【组词】
倮儿、 倮身、 倮袒、 倮体
2.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