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1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14:12
词汇“烛营”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烛”通常指的是蜡烛,而“营”可以指军营、露营等。将两者结合,“烛营”可能指的是在夜晚使用蜡烛照明的营地,或者是一种以烛光为主题的露营活动。
由于“烛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由“烛”和“营”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于描述一种特定的活动或场景。
在某些文化中,烛光被视为浪漫和传统的象征,因此“烛营”可能在这些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例如,在一些欧洲国家,烛光晚餐或烛光晚会是常见的社交活动。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参加过一个烛光露营活动,大家围坐在篝火旁,手持蜡烛,分享故事和歌曲,那是一个难忘的夜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烛营”:
在星光下,我们点燃烛营,
烛火跳跃,映照着彼此的脸庞。
夜风轻拂,带来远方的低语,
在这宁静的夜晚,我们共享时光。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使用“candlelight camp”或“candlelit campfire”来描述类似的活动。
“烛营”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能够唤起人们对自然、浪漫和传统的联想。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增强表达的多样性和深度。
1.
【烛】
(形声。从火,蜀声。本义:古代照明用的火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燋也。未爇曰燋,执之曰日烛,树地曰庭燎。苇薪为之,小者麻蒸为之。-烛,庭燎大烛也。 、 《仪礼·燕礼》-执烛于西阶上。 、 《周礼·司烜氏》。注:“树于门外,曰大庭燎。”-共坟烛庭燎。 、 《礼记·曲礼》-独不见跋。 、 《仪礼·士丧礼》注-火在地曰燎,执之曰烛。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举烛者,尚明也。 、 《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 陆游《雪夜感旧》-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上驮声长。
【组词】
烛火、 烛炬
2.
【营】
(形声。从宫,荧(yíng)省声。宫,房子,与居住有关。本义:四周垒土而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币居,谓围绕而居。”桂馥义证:“营谓周垣。”-营,币居也。 、 《五等论》。注:“布居也。”-众目营方。 、 《礼记·礼运》。按,四围拥土也。-冬则居营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