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5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55:28
正脊:在建筑学中,“正脊”指的是**传统建筑屋顶上位于最高点的脊,通常是屋顶两侧斜坡相交的最高线。它是一种结构元素,也是装饰的重点,常常雕刻有吉祥图案或神兽。
“正脊”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正”表示正面或最高点,“脊”指屋顶的脊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建筑学中被广泛使用,成为描述特定建筑元素的标准术语。
在传统文化中,正脊不仅是建筑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和信仰的体现。例如,正脊上常见的龙和凤凰图案象征着吉祥和权力。
提到“正脊”,我联想到的是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它让我感受到一种庄严和敬畏,同时也激发了我对古代建筑艺术的好奇和欣赏。
在我参观故宫时,特别留意了那些精美的正脊装饰,它们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也让我对**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正脊”:
在时光的长河中,
正脊矗立,见证了王朝的兴衰。
金色的龙在阳光下舞动,
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想象一座古老的宫殿,正脊上的装饰在阳光下闪耀,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看到岁月的痕迹。
在西方建筑中,类似的结构元素可能是屋顶的尖顶或山墙,但它们在文化和象征意义上与**的正脊有所不同。
“正脊”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建筑学和历史文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一个结构元素,也是文化和艺术的载体,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欣赏。
1.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2.
【脊】
(本义:背中间的骨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脊,背吕也。 、 《仪礼·特性礼》-举肺脊。 、 《易·说卦传》-坎为美脊。 、 李白《大猎赋》-或碎脑以折脊。
【组词】
脊杖、 脊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