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6:43
水运:字面意思是指通过水路进行的运输活动,包括内河、湖泊、海洋等水域的船只运输。基本含义是指利用水路作为交通通道,进行货物和人员的运输。
水运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水”和“运”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水路和运输。在古代,水运是重要的交通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水运的效率和安全性有了显著提升。
在**,水运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京杭大运河的修建,极大地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水运在历史上一直是重要的交通和贸易手段,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水运给人以宁静、悠远的联想,尤其是在描述古代水路贸易时,常带有浪漫和历史的色彩。
在个人经历中,水运可能与旅行经历相关,如乘坐游轮旅行,或者在江河中划船的体验。
在诗歌中,水运可以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或历史的传承:
江水悠悠,船影穿梭, 千年水运,见证沧桑。
水运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平静的湖面、繁忙的港口、远行的帆船等。听觉联想可能是船桨划水的声音、海鸥的叫声或船只的汽笛声。
在不同文化中,水运都是重要的交通方式。例如,地中海地区的古代文明依赖海运进行贸易,而亚马逊河流域的居民则依赖河运。
水运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交通方式,还承载了历史、文化和情感的丰富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水运的多重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和情感。
1.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2.
【运】
(会意。从辵(chuò),军声。本义:运行;运转;转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運,移徙也。 、 《易·系辞》-日、月运行。 、 《方言》。注:“犹行也。”-日运为躔,月运为逡。 、 《庄子·逍遥游》。简文注:“徙也。”-是鸟也,海运。 、 《孟子·梁惠王上》-天下可运于掌。
【组词】
运衡、 运玑、 运斡、 运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