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3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1:38
“五脊六兽”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屋顶上的五条脊和六种神兽。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建筑物或宫殿的宏伟和华丽,尤其是指古代皇家建筑的壮观景象。
在文学作品中,“五脊六兽”常被用来描绘古代宫殿或庙宇的雄伟壮观,如在古代诗词中形容皇宫的辉煌。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在讨论历史建筑或文化遗产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建筑学或历史学,这个词汇用于描述特定类型的建筑风格和装饰。
“五脊六兽”源自古代建筑文化,特别是皇家建筑。五脊指的是屋顶的五条主要脊线,六兽则是指屋顶上常见的六种神兽雕像,如龙、凤、狮子等。这些装饰不仅美观,也具有一定的和象征意义。
在**文化中,“五脊六兽”不仅是一种建筑装饰,也象征着权力和尊贵。这种装饰常见于皇家和官方建筑,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审美观念。
这个词汇给人以庄严、宏伟和神秘的联想。它让人联想到古代的辉煌和权力,同时也可能引发对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的思考。
在参观故宫时,我被那些五脊六兽的屋顶深深吸引,感受到了**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深厚文化底蕴。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五脊六兽映日辉,古韵今风共长天。”
想象一下,站在一座古老的宫殿前,抬头望去,五脊六兽在阳光下闪耀,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在耳边低语。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建筑装饰也有,如欧洲的哥特式建筑中的雕像和尖顶,虽然形式不同,但都体现了对建筑美学的追求和象征意义。
“五脊六兽”不仅是一个描述建筑的词汇,更是一个承载着丰富文化和历史意义的符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更深刻地把握和传达文化的精髓。
这些矛盾在他心中乱碰,使他一天到晚的五脊六兽的不大好过。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脊】
(本义:背中间的骨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脊,背吕也。 、 《仪礼·特性礼》-举肺脊。 、 《易·说卦传》-坎为美脊。 、 李白《大猎赋》-或碎脑以折脊。
【组词】
脊杖、 脊令
3.
【六】
古国名 。故城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
【引证】
《春秋》-秋,楚人灭六。
古县名。在今安徽省六安县。
【引证】
《汉书》-当阳君英布为九江王,都六。
4.
【兽】
(象形。小篆字形。上象耳,中象头,下象足踩地。兽本是禽兽的总称。古另有“獸”字,指捕捉禽兽的活动。二字通用。本义:禽兽的总称)。
四足的哺乳动物,多指野兽。
【引证】
《说文》-兽,守备者。 、 《尔雅·释鸟》-四足而毛谓之兽。 、 《释兽释文》。按,兽中可畜养者则曰兽。-兽毛虫总号。 、 《周礼·庭氏》注-兽,狐狼之属。 、 《周礼·兽人》-大兽公之。 、 《诗·小雅·车攻》-搏兽于敖。 、 曹操《却东西门行》-猛兽步高岗。 、 《战国策·齐策》-兽同足者而俱行。 、 《淮南子·说山训》-山有猛兽。 、 《史记·货殖列传序》-山深而兽往之。
【组词】
兽目、 兽工、 兽人、 兽骇、 兽吻、 兽臣、 兽头大门、 兽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