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3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8:31
词汇“息妇”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误写或方言词汇,正确的词汇可能是“媳妇”。为了确保分析的准确性,我将基于“媳妇”这一正确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媳妇”是指已婚的年轻女性,通常指的是儿子的妻子,即婆婆或公公对儿子妻子的称呼。
“媳妇”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指的是年轻的女性,后来特指儿子的妻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媳妇在家庭中的角色往往较为复杂,既要孝顺公婆,又要照顾丈夫和孩子。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媳妇的角色和地位也在发生变化,更加强调平等和自主。
提到“媳妇”,可能会联想到家庭和谐、孝顺、责任等正面情感,也可能联想到传统家庭中的压力和期望。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家庭中有媳妇,可能会涉及到如何处理家庭关系、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等问题。
在诗歌中,可以将“媳妇”作为家庭和谐的象征,如:“家有贤媳妇,岁月静好如画。”
提到“媳妇”,可能会联想到温馨的家庭场景,如媳妇在厨房忙碌的身影,或是与家人共进晚餐的温馨画面。
在不同文化中,对儿子妻子的称呼和角色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可能更倾向于直接称呼名字或使用“wife”(妻子)这一词汇。
“媳妇”这一词汇在*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色彩,它不仅是一个家庭成员的称呼,也反映了家庭关系和社会变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文化的特点。
1.
【息】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息,喘也。 、 《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亦孔之。 、 《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尚不敢惕息。 、 《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则心惕息。 、 《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 、 《明史·王复传》-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
【组词】
喘息、 息息、 息窒、 息响、 息贲
2.
【妇】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帚”,右边是“女”。从女持帚,表示洒扫。本义:已婚的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婦,服也。从女,持帚,洒埽也。会意。谓服事人者。 、 《广雅》-女子谓之妇人。 、 《仪礼·士丧礼》。注:“妻妾子姓也。”-妇人侠床。 、 《礼记·曲礼》-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组词】
少妇;孕妇;媳妇;妇驵、 妇政、 妇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