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3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30:29
词汇“息壤在彼”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献,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息壤在彼”字面意思是指停止耕作的土地在那边。基本含义是指放弃或停止某项活动或事业,转而关注或从事其他地方的事情。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主人公放弃原有的生活或事业,转向新的领域或环境。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农业或历史研究中,可能会提及。
“息壤在彼”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息壤在彼,不可不察也。”原意是指停止耕作的土地,后来引申为放弃原有的事业或活动。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改变和转型的态度,有时也体现了对新事物的探索和对旧事物的放弃。
这个成语给人以转变和选择的联想,可能引发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以及对放弃与坚持的权衡。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那些决定改变生活方向,追求新目标的人。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息壤在彼”来描绘一个人放弃繁华都市,回归自然的心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荒芜的土地,与旁边生机勃勃的田野形成对比,以此来体现“息壤在彼”的意境。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可以体现为对改变和转型的描述。
“息壤在彼”这个成语虽然不常用于日常交流,但它蕴含的转变和选择的意味在人生决策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和掌握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文化素养。
武王召甘茂,欲罢兵。甘茂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大悉起兵,使甘茂击之。
~,“七月七日长生殿”的话,岂忘之乎?
1.
【息】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息,喘也。 、 《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亦孔之。 、 《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尚不敢惕息。 、 《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则心惕息。 、 《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 、 《明史·王复传》-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
【组词】
喘息、 息息、 息窒、 息响、 息贲
2.
【壤】
(形声。从土,襄(xiāng)声。本义:柔土,即经耕作的土地)。
土壤。
【引证】
《说文》-壤,柔土也。 、 《九章算法》。按,息土曰壤,筑土曰坚。-凡穿地四尺,为壤五尺,为坚三尺。 、 《书·禹贡》-厥土惟白壤。 、 《论衡·率性》-深耕细锄,厚加粪壤。
【组词】
壤坟、 壤芥、 沃壤
3.
【在】
(形声。小篆字形。从土,才声。表示草木初生在土上。本义:存活着,生存,存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从土,与坐同意。-在,存也。 、 《易·乾》-见龙在田。 、 《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游。 、 《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 、 、 《淮南子·原道》-则无所不在。 、 《大戴礼·曾子立事》-在往者,在来者。
【组词】
在生日、 祖父已经不在了;在日、 在堂、 父母健在
4.
【彼】
(形声。从彳,皮声。“彳”(chì)。本义:流行、传播,施加)。
那,与“此”相对。
【引证】
《玉篇》-彼,对此称彼也。 、 《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 《诗·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 宋·沈括《梦溪笔谈》-此土延续石耳。
【组词】
彼此腾倒着做、 彼苍、 此起彼伏;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