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3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32:48
干花:干花是指通过自然或人工方法将鲜花脱水、干燥后制成的装饰品。它们保留了鲜花的形状和颜色,但质地变得脆弱和干燥。
干花的制作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制作技术和材料有所改进,但基本概念保持不变。
在某些文化中,干花被视为传统和怀旧的象征。它们也常用于婚礼和纪念活动,以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干花常常唤起人们对美好回忆的情感,它们静谧而持久的美丽让人感到安慰和平静。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干花装饰我的房间,它们不仅美观,还能让我回想起旅途中采摘鲜花的快乐时光。
诗歌:
在时光的角落,干花静静躺,
褪去了鲜活,却留下芬芳。
记忆的画卷,轻轻展开,
每一瓣,都是往昔的歌唱。
干花常与柔和的色调和轻柔的音乐联系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和怀旧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干花的使用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干花常用于装饰和纪念;而在东方,它们可能更多地与传统节日和仪式相关。
干花作为一种词汇,不仅代表了物质的装饰品,还承载了情感和文化的意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干花这一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并增强我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1.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
2.
【花】
同本义。
草木花的总称。
【引证】
《汉书·张衡传》。注:“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华为之。”-百卉含蘤。 、 杜甫《北征》-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 、 白居易《买花》-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组词】
花洞、 花石纲、 花朝日、 花魂、 花相、 花酒、 花气、 花经、 花历、 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