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3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33:38
“烧灰”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将物质(通常是有机物,如木材、纸张等)燃烧后剩下的灰烬。基本含义是指通过燃烧过程,物质被氧化并转化为无机物质的状态。
在文学中,“烧灰”可能被用来象征生命的短暂或物质的消逝,如在诗歌中表达对逝去时光的哀悼。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简单地指代燃烧后的残留物。在专业领域,如化学或环境科学中,“烧灰”可能涉及更精确的定义和分析,包括灰烬的成分和性质。
同义词:灰烬、残灰、炭灰 反义词:原物、未燃物、完整物
“烧灰”这个词源于古汉语,其中“烧”指的是燃烧,“灰”指的是燃烧后的残留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没有太大变化,但在不同的语境中,其象征意义和使用方式有所扩展。
在某些文化中,烧灰可能与葬礼或纪念活动相关,象征着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尊重。在环保意识增强的社会背景下,烧灰也可能与废物处理和资源回收相关。
“烧灰”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哀伤或结束的情感反应,因为它通常与失去或消逝相关。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火灾、毁灭或生命的脆弱。
在日常生活中,烧灰可能出现在清理壁炉或烧烤后的场景中。例如,冬季结束后,清理壁炉时会发现大量的烧灰。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烧灰,随风散去,留下的只是记忆的痕迹。”
视觉上,烧灰可能让人联想到灰暗、尘埃和废墟。听觉上,可能与燃烧的声音或风吹过灰烬的沙沙声相关。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ash”或西班牙语中的“ceniza”,虽然具体词汇不同,但都指代燃烧后的残留物,且在文化和象征意义上可能有相似的用法。
“烧灰”这个词汇在语言中具有明确的物质意义,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其多重含义和使用场景,有助于更准确和丰富地运用这个词汇。
1.
【烧】
(形声。从火,尧声。本义:使物着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烧,爇也。 、 《礼记·内则》。注:“烧烟,于火中也。”-雏烧。 、 《管子·轻重甲》。注:“猎而行火曰烧。”-齐之北泽烧火。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资治通鉴》-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组词】
干柴好烧;他把衣服烧了一个洞;烧葬、 烧丹炼汞、 烧糊了卷子、 烧埋钱、 烧冷灶、 烧利市、 烧琴煮鹤
2.
【灰】
(会意。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本义:火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灰,死火余烬也。 、 《礼记·月令》。注:“火之灭者为灰。”-毋烧灰。 、 《字汇》-火过为灰。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纸灰之类。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灰飞烟灭。
【组词】
灰灭、 灰榇、 灰罐、 灰枵、 灰火、 灰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