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7:53
源流:这个词由两个字组成,“源”指的是事物的起始点或发源地,“流”则指的是事物的流动或发展过程。结合起来,“源流”通常指的是事物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强调的是一个从起点到发展的连续过程。
“源流”这个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含义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体现,如《诗经》中就有“源远流长”的用法,强调事物的历史深远和连续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扩展,不仅限于自然现象,也用于社会、文化和思想等领域。
在**文化中,“源流”常与“根”和“脉”联系在一起,强调事物的连续性和传承性。在社会发展中,了解一个事物的源流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其本质和发展趋势。
“源流”这个词给人一种深远和持久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和时间的连续性。在思考和表达时,使用“源流”可以增加论述的深度和说服力。
在学*和研究历史时,我经常使用“源流”这个词来分析历史**的发展脉络,这帮助我更全面地理解历史现象。
在创作一首关于时间的诗歌时,我可能会写:“时间的源流,无声地穿越岁月的山谷,留下无尽的回忆和教训。”
想象一条河流从山间流出,缓缓流过平原,最终汇入大海。这样的画面和河流的潺潺声,都能很好地体现“源流”的意象。
在英语中,“source and flow”或“origin and development”可以大致对应“源流”的意思,但中文的“源流”更强调连续性和过程性。
“源流”这个词在理解和分析复杂现象时非常有用,它帮助我们关注事物的起始点和连续发展。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和灵活运用“源流”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论述的深度和广度。
1.
【源】
(形声。从水,原声。“原”有表义作用,指水源。本义:水源,源泉。字本作“原”)。
同本义。
【引证】
《礼记·学记》-或源也,或委也。 、 《礼记·月令》-祈祀山川百源。 、 《礼记·礼乐志》-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组词】
源委、 源理
2.
【流】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 《文选·马融·长笛赋》-顄淡滂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血流殷地。 、 《乐府诗集·林兰诗》-黄河流水。 、 唐·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自此回。 、 唐·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