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1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13:39
词汇“[源沼]”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推测“源”通常指源头、起源,而“沼”则指沼泽、湿地。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可能指的是某种与源头或起源相关的湿地环境。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以下分析将基于这种推测进行。
源沼之水,清澈见底, 生命之源,静谧而神秘。
总的来说,源沼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分析主要基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需要更多的上下文来确定其确切含义。
1.
【源】
(形声。从水,原声。“原”有表义作用,指水源。本义:水源,源泉。字本作“原”)。
同本义。
【引证】
《礼记·学记》-或源也,或委也。 、 《礼记·月令》-祈祀山川百源。 、 《礼记·礼乐志》-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组词】
源委、 源理
2.
【沼】
(形声。从水,召声。本义:水池,积水的洼地。上古时期,池和沼都表水池,塘在中古时期才表示水池。一说圆曰池,曲曰沼)。
同本义。
【引证】
《一切经音义》引《说文》-沼,小池也。 、 《诗·召南·采蘩》-于沼于沚。 、 《诗·小雅·正月》-鱼在于沼,亦匪克乐。 、 《礼记·礼运》-龟龙在宫沼。 、 《左传·隐公三年》-涧溪沼沚之毛。 、 《孟子》-王立于沼上。 、 《淮南子·原道》-射沼滨之高鸟。 、 唐·白居易《过骆山人野居小池》-茅覆环堵亭,泉添方丈沼。
【组词】
沼沚、 沼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