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9:38
劳动布:劳动布是一种耐磨、结实的棉布,通常用于制作工作服、防护服等,因其耐用性好,适合劳动时穿着而得名。
劳动布一词源于对布料用途的描述,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劳动布的种类和质量也在不断改进,以适应不同劳动环境的需求。
在工业化社会中,劳动布代表了工人阶级的形象,是劳动文化的象征。它体现了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对劳动价值的认可。
劳动布让人联想到辛勤工作、汗水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它可能唤起对劳动者的敬意和对劳动成果的珍惜。
在个人经历中,劳动布可能与家族中的劳动传统或个人的工作经历相关联,如祖辈的工作服或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时穿的衣物。
在诗歌中,劳动布可以被用来比喻劳动者的坚韧和毅力:
劳动布缝制的衣裳, 承载着汗水的重量, 每一针一线, 都是勤劳的证明。
在不同文化中,劳动布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义——耐用的工作服——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在英语中,类似的布料可能被称为“denim”或“durable workwear fabric”。
劳动布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特定的布料,还承载了劳动文化的象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
1.
【劳】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焱(yàn),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努力劳动;使受辛苦)。
同本义。
【引证】
《庄子》-是犹推舟于陆地,劳而无功。 、 《孟子·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组词】
劳心焦思、 劳民、 劳民动众、 劳师
2.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
3.
【布】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引证】
《易·说卦》-坤为布。 、 《诗·卫风·氓》-抱布贸丝。 、 《孟子》-女有余布。 、 左思《吴都赋》-果布辐凑而常然。 、 《仪礼·既夕礼记》-商祝免袒,执功布入。 、 《孟子·滕文公》-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组词】
布衣、 布槽、 布褐、 布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