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0:43
“外任”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被派遣到外地或外国担任职务或工作。它强调的是离开常驻地,到其他地方执行任务或职责。
在文学作品中,“外任”可能用来描述主人公的职业变动或生活转折,增添故事情节的复杂性。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于描述某人被公司派往其他城市或国家工作的情况。在专业领域,如外交、国际商务等,“外任”是一个常用词汇,用来指代派遣员工到国外工作。
同义词“派遣”和“出差”强调的是任务的临时性和工作性质,而“外任”更侧重于长期的职务安排。反义词“内勤”和“本地工作”则指的是在固定地点的工作。
“外任”这个词由“外”和“任”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外”指的是外部或外面,“任”则有担任、职责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外任”逐渐被用来描述离开本地的工作安排。
在**,由于地域广阔,许多公司和企业会有外任的需求,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员工可能被派往二线或三线城市支持业务发展。这种文化背景下,“外任”成为了一个常见的工作术语。
对于个人而言,“外任”可能带来兴奋和挑战,也可能伴随着离别和适应新环境的压力。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职业发展的机会,也可能让人想到家庭和社交网络的重新调整。
个人经历中,如果有朋友或同事被外任到其他城市或国家,这个词就会变得非常具体和生动。例如,描述他们如何适应新环境,以及这种经历如何影响他们的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
在诗歌中,可以将“外任”作为一个隐喻,描述一个人在生活中的转变和探索,如:
他踏上了外任的旅程,
心中既有期待也有不安。
每一座城市,每一片天空,
都是他心灵的新篇章。
视觉上,“外任”可能让人联想到机场、火车站或港口,以及人们在告别或迎接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有飞机起飞的声音、火车的汽笛声,或是人们在告别时的低语。
在英语中,“外任”可以对应到“expatriate”或“assignee”,这两个词都强调了离开本国到其他国家工作的概念。不同文化中,对于外任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是相似的。
通过对“外任”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职业变动和地理迁移中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反映了工作上的变化,也触及了个人生活和文化适应的层面。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准确使用“外任”可以帮助更精确地传达复杂的职业和个人经历。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任】
(形声。从人,壬(rén)声。甲骨文字形。壬是任的初文。壬即担荷的担子的竖立形。本义:挑担;荷;肩负)。
同本义。
【引证】
郭璞《江赋》-悲灵均之任石。 、 《诗·大雅·生民》。注:“任,犹抱也。”-是任是负。 、 《国语·齐语》。注:“任,抱也。”-负任担荷。 、 《国语·齐语》。注;“犹抱也。”-负任儋荷。 、 《楚辞·悲回风》-任重石之何益。
【组词】
任石、 任车、 任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