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1:06
“一身两任”这个词汇字面意思是同一个人承担两个不同的职责或角色。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或同一情境下,同时担任两个不同的职务或扮演两个不同的角色。
在文学作品中,“一身两任”常用来形容主角在复杂情境下的多重身份,如侦探小说中的侦探同时是案件的嫌疑人。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某人在工作和家庭中的双重身份,例如既是公司的经理又是家庭的支柱。在专业领域,如医学或法律,可能指一个人同时具备两种专业资格或角色。
同义词“双职”和“兼任”强调的是同时承担两个职务,而“双重身份”则更多指身份上的双重性。反义词“专职”和“单一职责”则强调专注于一个职务或角色。
“一身两任”这个词汇源自汉语,直接反映了其字面意义和基本含义。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见,但随着社会分工的复杂化,这个词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加。
在现代社会,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加,很多人不得不“一身两任”,这反映了社会对个人能力的多重要求。在某些文化中,这种多重角色的承担被视为能力的体现。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责任感和压力,同时也体现了人的多面性和适应性。在情感上,它可能引起对那些承担多重角色的人的同情和敬佩。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朋友,他在大学里既是学生会的主席又是系里的优秀学生,真正做到了“一身两任”。
在诗歌中,可以将“一身两任”融入描述一个人在自然和城市生活中的双重体验:
他一身两任,在晨曦中是自然的诗人, 在黄昏下是城市的守望者。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两个不同的环境中快速切换,如在办公室和家庭之间奔波。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快速切换的脚步声或电话铃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earing two hats”,意指一个人同时承担两个角色或职责。
“一身两任”这个词汇在描述现代社会中人们多重角色的现象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反映了社会对个人能力的要求,也体现了人的适应性和多面性。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地描述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个人经历。
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唐朝时期,官宦子弟王承福随军效力,立下不小的军功,受到唐玄宗的接见。唐玄宗要给他封官,他坚决不受,回到家乡干起泥瓦匠的工作,别人不理解,他解释道各种都要人去干,如果去当官,还要娶妻生子,一身两任,即使是圣人也都难以胜任
1.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 《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 《老子》-抱一而天下试。 、 《书·君奭》。传:“天子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 、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
【组词】
一境、 一丝、 一碗水往平处端、 一拳正打在心窝、 一人做一人当、 一客不烦二主、 一动不如一静、 一言抄百语、 一缘一会、 一路功名、 一盘一盒、 一清如水、 一毫不爽、 一息恹恹
2.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
3.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4.
【任】
(形声。从人,壬(rén)声。甲骨文字形。壬是任的初文。壬即担荷的担子的竖立形。本义:挑担;荷;肩负)。
同本义。
【引证】
郭璞《江赋》-悲灵均之任石。 、 《诗·大雅·生民》。注:“任,犹抱也。”-是任是负。 、 《国语·齐语》。注:“任,抱也。”-负任担荷。 、 《国语·齐语》。注;“犹抱也。”-负任儋荷。 、 《楚辞·悲回风》-任重石之何益。
【组词】
任石、 任车、 任负
1. 【一身】 任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