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0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05:37
“史无前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事例。它用来形容某件事情或现象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先例可循。
在文学作品中,“史无前例”常用于强调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如在描述重大历史或文学作品中的高潮部分。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词来表达对某件事情的惊讶或赞叹。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社会学等,这个词用于学术讨论,强调研究对象的独特性。
同义词中,“前所未有”强调的是之前没有发生过,而“空前绝后”则强调的是不仅之前没有,之后也不会再有。反义词则表达了常见和普遍的意思。
“史无前例”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献,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它反映了人重视历史记录和历史经验的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历史**,也用于描述各种领域的独特现象。
在文化中,历史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因此“史无前例”这个词在强调重要性的同时,也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常用于描述那些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或现象。
使用“史无前例”这个词时,往往会带有一种震撼和敬畏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那些改变历史进程的重大**,激发人们对未知的探索和对未来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用“史无前例”来形容一次极其成功的项目,那次项目的结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确实是前所未有的成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那史无前例的夜晚,星辰编织了新的篇章。”
想象一个宏伟的历史场景,伴随着庄严的音乐,这样的视觉和听觉体验可以很好地体现“史无前例”的氛围。
在英语中,“unprecedented”可以对应“史无前例”,它同样用来描述那些没有先例的**或情况。
“史无前例”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那些独特和重要的*。通过对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历史和文化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牢落文章第一人,天门垂翅竟何因?百年记注无前例,万事枢机有要津。
现在的贫富悬殊是~;现在的享用娱乐也是~的。(朱自清《论且顾眼前》)
1.
【史】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古官名。职别各异。
【引证】
《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史,记事者也。 、 《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矧大史友内史友。 、 《易·巽》-用史巫纷若。 、 《礼记·聘礼记》-辞多则史。 、 《礼记·曲礼》-史载笔。 、 《谷梁传·宣公二年》-史狐书贼。 、 《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
2.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3.
【前】
(本义:前进)。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前,进也。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 《乐府诗集·陌上桑》-罗敷前致词。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聊斋志异·狼三则》-狼不敢前。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驰而前。 、 《庄子》-孔子下车而前。
【组词】
前却、 前迈、 前旌
4.
【例】
(形声。从人,列声。本义:比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礼记服问:上附下附,列也。公别比例之义。古只作列,此字后出。-例,比也。 、 元·刘壎《隐居通议·欧阳公》-举此以例其余。
【组词】
溯古例今;以此例比
类;列。
【引证】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组词】
不在此例;例及、 例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