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2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28:56
“前所未有”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用来形容某种情况或现象在历史上是第一次出现,没有先例。
“前所未有”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前”、“所未有”组成,历史悠久,自古代汉语中就有使用,至今含义基本未变。
在文化中,这个词汇常用来强调事物的独特性和重要性,特别是在描述重大历史或社会变革时。
这个词汇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和新奇感,常引发人们对未知和未来的好奇与探索。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在学校或工作中遇到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个词可以帮助表达这些挑战的独特性和难度。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时间的河流中,那前所未有的光芒,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历史转折点的画面,如重大发明或历史**的瞬间,强调其前所未有的意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nprecedented”,用法和意义相近,但在不同文化中可能会有细微的语境差异。
“前所未有”这个词汇在强调事物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方面非常有用,它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世界。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而邓枢密洵武真以少保领院而不兼节钺,前所未有也。
1.
【前】
(本义:前进)。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前,进也。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 《乐府诗集·陌上桑》-罗敷前致词。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聊斋志异·狼三则》-狼不敢前。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驰而前。 、 《庄子》-孔子下车而前。
【组词】
前却、 前迈、 前旌
2.
【所】
(形声。从斤,户声。斤,斧子。(hǔ)本义:伐木声)。
“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
【引证】
《诗·商颂·殷武》-有截其所。 、 《荀子·王霸》-不可不为择所而后错之。 、 《吕氏春秋·达郁》-必于无人之所。 、 《吕氏春秋·谨听》-僻远悠闲之所。 、 《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 、 《聊斋志异·促织》-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 清·袁枚《祭妹文》-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余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组词】
哨所;寓所;诊所;交易所;看守所;托儿所;招待所; 收容所;诊疗所;观察所;指挥所;各得其所
3.
【未】
(象形。基本义:没有;不。“未”字否定过去,不否定将来,与“不”有别。但有时候也当“不”字讲)。
相当于“没有”、“不曾”、“尚未”。
【引证】
《小尔雅·广诂》-未,无也。 、 《论语·子罕》-未由也已。 、 《论语·宪问》-未之难矣。 、 《公羊传·隐公六年》-吾与郑人未有成也。 、 《吕氏春秋·开春》-吾未有言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未果。 、 唐·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去。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未百步则返。 、
【组词】
未际、 未的、 未从、 未傅、 未遑、 未遇、 未宾、 未集、 未臻、 未极、 未意之志、 未第、 未萌
4. 【有】